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共黨史導論專題
Seminar on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開課學期
107-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政治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張登及 
課號
PS5061 
課程識別碼
322 U180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13:20~15:10) 
上課地點
社科研601 
備註
本國政治,比較政治。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1PS506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目標概述
一、本課程定位為大學部高年級與碩士班之中階性課程,意在提供研究當代中國大陸思想、政治、外交、軍事、經濟與社會各項議題的歷史背景知識,以使修課者在研習當代中國各專門議題時,對中國共產黨這一大陸長期執政的特殊團體的發展歷程與內部爭論,有更立體、深入的掌握。
二、本課程與國內其他大專院校類似課程設計將有所不同。差異點在於以下幾處:(一)、教學方式同時結合碩士班專題研討(seminar)與大學部演講(lecture)兩種方法進行,使修課者自行將歷史發展出活的、生動的「故事」。(二)、課程教材主要採用兩岸名家所撰黨史專著,同時強調歷史背景、黨政體制、意識型態、和社科研究四大面向,期能使修課者獲致宏觀而具有縱深之中國研究素養,而不至囿於特定途徑與視角之定說。(三)、本課程期能同時兼顧理解與解釋兩大方法傳統,因此刻意引介若干文史資料,並於可能處援用多媒體教材和文學作品,務使修課者能透過多種文本來瞭解中共黨政與大陸研究議題的總體脈絡。
三、授課者鼓勵學生考取碩士班後,選修本所「中共政治專題」與「中國大陸政經發展專題」,以熟悉進階的中國政經研究趨勢。但未就讀本所碩士班之大學部同學,也將能從原始文件和文史、學術著作,獲得有關中國共產黨意識型態與制度史的基本知識。 

課程目標
提供研究當代中國大陸思想、政治、外交、軍事、經濟與社會各項議題的歷史背景知識,以使修課者在研習當代中國各專門議題時,對中國共產黨這一大陸長期執政的特殊團體的發展歷程與內部爭論,有更立體、深入的掌握。
 
課程要求
一、課堂出席和參與討論:20 %。
二、輪值報告:30%。每位輪值報告者需備二至四頁(A4 in print) 書面資料於當節繳送教師並分發其他選修者參考。輪值編組於第二次上課時由師生共同決定。
三、期中與期末報告:50%
(1)期中報告:15%
(2)期末報告:35%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三 15:00~17:00 
指定閱讀
參閱各週要求。 
參考書目
王滬寧(1987)。國家主權。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偉光(201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並不輸理」。紅旗文稿,2014年9月號,網路全文。
史景遷(Johnson Spence)(2007)。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溫恰溢譯,台北,時報。
吳德(2004)。十年風雨紀事,吳德口述,朱元石整理。北京:當代中國出版。
李銳(1993)。廬山會議實錄。台北:新銳出版社。
------(1993)。三十歲以前的毛澤東。台北:時報出版。
------(2007)。「關於黨本身改革的幾點建議:十七大致函胡錦濤」,9月11日。
朱洪(2011)。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季羨林(1998)。牛棚雜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林小波、郭德宏(2013)。文革的預演:四清運動始末。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繩(1991)。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高文謙(2003)。晚年周恩來。香港:
明鏡出版社。
高華(2000)。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
------(2003)。「在史料的叢林中:讀陳永發教授的『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二十一世紀,總
11期,全文網址:essay/9903026.htm>。
馬立誠、凌志軍(1998)。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
徐友漁(1998)。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康曉光(1999)。「經濟增長、社會公正、民主法治與合法性基礎」,戰略與管理,第4期頁72-81。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編)(1979)。四人幫與鄧小平。台北:政大東亞所印行。
------ (1999)。「我們這一代人的理想」,收於劉智峰(編)(1999)。道德中國:當代中國道德倫
理的深重憂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341-346。
章詒和(2003)。往事並不如煙。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莫言(2006)。生死疲勞。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聯經出版。
------(1990)。「紅太陽下的罌粟花:鴉片貿易與延安模式」。新史學,第1卷第4期,頁41-
117。
郭華倫(1982)。中共史論(四冊,第四版),台北:國關中心。
張素華(2006)。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郭華倫(1978)。中共史論。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陶東風(1998)。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份子。上海:三聯書店。
俞可平(2007)。解放思想與政治進步。北京日報,10月3日。
凌志軍(2003)。變化:六四至今的中國社會大脈動。台北:時報出版。
楊光斌(2014)。「幾個流行的民主化理論命題的證偽」,光民日報網路版,網路全文。
楊繼繩(2008)。墓碑:1958-1962中國大飢荒紀實(上、下)。香港:天地圖書。
-------- (2016)。天地翻覆:中國文化大革命史(上、下)。香港:天地圖書。
楊曦光(1994)。牛鬼蛇神錄:文革囚禁中的精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盧新華(1978)。傷痕。文匯報,1978年8月11日。網上全文。
廖蓋隆(1996)。「為什麼目前主要應該防止『左』?」收於廖蓋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北
京:中共黨史出版社,頁96-100。
鄭學稼(1979)。中共興亡史。台北:學術出版社。
錢理群(2012)。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另一種歷史書寫。台北:聯經。
韓文甫(1993)。鄧小平傳(革命篇、治國篇)。台北:時報出版。
韓素音(著),王弄笙(等譯)(1992)。周恩來與他的世紀。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嚴家其、高皋(1989)。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下)。台北:百川出版。
劉曉波(1992)。末日倖存者的獨白:關於我和六四。台北:時報出版。
羅隆基(2013)。人權、法治、民主。北京:法律出版社。
Gary. G. Hamilton (1990)。中國社會與經濟,張維安等譯。台北:聯經出版。
Lampton, David (2014),林添貴譯,從鄧小平到習近平。臺北:遠流,2015年。
MacFarquhar, Roderick, Fairbank, J. K(1992),金光耀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Meisner, Maurice (1986). Mao’s China and After. 杜蒲、李玉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
澤東的中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Kuhn, Robert L. (2004). The Man Who Changed China: The Life and Legacy of Jiang
Zemin.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Taylor, Jay (2009).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臺北:時報出版,2010年。
紀錄片天安門 六四事件(YouTube, 1-20)

Coser, Lewis(1977).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黃瑞祺等譯,古典社會學理論。
台北:桂冠,1988年。
Dittmer, Lowell (1995).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34,
pp. 1-34.
-------(1996).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Revisited: The Role of the
Nemesi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5-13, pp. 255-268.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1998).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Gao, Yingjie (2012). “Classes without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without Classes: the meaning of clas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1-77, pp. 723-739.
Gill, Bates (季北慈等)(2006). China: the Balance Sheet. 樂為良等譯,重估中國崛起。
台北:聯經。
Groot, Gerry (2004). Managing Transition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nited
Front Work, Corporatism, and Hegemony. London: Routledge Press.
Gries, P. Hay (2004). China’s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 Baogang; Thøgersen, Stig(2010). “Giving the People a Voice? Experiments
with consultative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66, pp. 675-692.
Knapp, Peter and Alan J. Spector (2011). Crisis and Change Today: Basic
Questions of Marxist Sociology. Boulder: Rowman & Little.
Lardy, Nicholas (1998). 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Lieberthal, Kenneth (1992).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s,” In Kenneth Lieberthal and David Lampton ed.,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33.
Meisner, Maurice (1996). The Deng Xiaoping Era: An Inquiry into the Fate of
Chinese Socialism: 1978-1994. New : Hill and Wang.
Meisner, Maurice (2007). Mao Zedong: A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Portrait. 溫
恰溢譯,毛主義的誕生。台北:衛城出版,2012年。
Mertha, Andrew C. (2005). “China’s Soft Centralization: Shifting Tiao / Kuai
Authority Re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84, pp. 791-810.
Millband, Ralph(1977). Marxism and Politics. 趙相明譯,馬克思主義與政治學。台北:
遠流(1995)。
Moody, Peter R. Jr, (1993). “The Reappraisal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4, pp. 58-74.
Naughton, Barry (2007).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New York:
MIT Press).
Nathan, Andrew (1973).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53, pp. 34-66.
Pye, Lucian (1988).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胡祖慶譯,中國政治的變與
常。台北:五南。
Schwarz, Benjamin (1976). “The Essence of Marxism Revisited: A Response,”
Modern China, Vol. 2-4, pp. 461-472.
Spence, Johnson (2007). 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溫恰溢譯,台北,時報。
Tang, Wenfang (2016). Populist Authoritarianism: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Regime Sustaina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sai, Wen-Hsuan and Nicola Dean (2015). “Lifting the Veil of the CCP’s Mishu
System: Unrestricted Informal Politics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China Journal, No. 73, pp. 158-185.
Teets, Jessica (2013). “Let Many Civil Societies Bloom: The Rise of
Consultative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 Vol. 213-3, pp. 1-20.
Tsang, Steve (2009). “Consultative Leninism: China's new Political Framework,”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8-62, pp. 865-880.
Vogel, Ezra F. (2012).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馮克利譯,
鄧小平改變中國。台北:天下文化。
Wang, Ray and Gerry Groot (2018). “Who Represents? Xi Jinping’s Grand United
Front Work, Legitimation, Participation and Consult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7, pp. 569-583.
Ye, Jing (2015). “Representation without Taxation: 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ese
Authoritarian Regim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24, pp. 1111-1127.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與參與討論 
20% 
 
2. 
輪值報告 
30% 
 
3. 
期中報告 
15% 
 
4. 
期末報告 
35%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2  課程簡介: 中共黨史作為一門學科? 
第2週
9/19  中共黨政體制的特徵和現況(I) 
第3週
9/26  指導意識型態(I):馬克思主義 
第4週
10/3  指導意識型態(II):列寧主義 
第5週
10/10  國慶放假一天 
第6週
10/17  黨政體制的特徵和現況(II) 
第7週
10/24  五四運動與建黨初期 
第8週
10/31  長征與延安整風(I) 
第9週
11/7  長征與延安整風(II) 
第10週
11/14  建立政權與「八大」 
第11週
11/21  反右鬥爭與大躍進 
第12週
11/28  文化大革命(I) 
第13週
12/5  文化大革命(II)
 
第14週
12/12  文化大革命(III) 
第15週
12/19  十一屆三中全會與改革開放 
第16週
12/26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六四事件」 
第17週
1/2  新世紀與「和諧社會」 
第18週
1/9  紅二代的「中國夢」:毛式風格鄧路線